今年5月的一天,12歲的黃凌雲比爸爸媽媽先回到家,她提前煮好面,好讓父母一到家就有熱面可以吃;今年3月的一天,11歲的龍樹自己到醫院看牙醫……這些點滴細節,都來自新都經典教育推廣中心的“聚寶盆”記錄。於2010年10月成立的新都經典教育推廣中心,致力於以推廣國學經典,讓孩子在閱讀經典中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。工作人員們將發生在孩子們身上的奇妙變化記錄在“聚寶盆”內,以此激勵更多人閱讀經典,推廣經典。
  安身立命 教學為先
  “文化是國家的大政,教育是社會的大計。”在採訪過程中,新經典教育推廣中心負責人黃勇反覆向記者提到這句話。他告訴記者,國學作為傳統經典,能夠沿襲下來,必定有它的道理。通過力行弟子規完善幼兒的人格,從而實現教育的根本之道——從誠意正心到修身齊家,非常有必要。“我們希望把自己讀經典、培養孩子讀經典的方法與成果奉獻給社會,從而倡導優質教育,從一點一滴做起,不僅教好自己的孩子,還要教好身邊的孩子。”
  如今,推廣中心已成立3年有餘,3年來,中心堅持每周日舉辦經典學習班,組織3到13歲的孩子及其家長進行四書五經的親子共讀,並要求孩子和家長回家以後也能堅持讀一定量的經典。經典學習班裡有一個有趣的環節:開課前的5到10分鐘,孩子和家長都要頭頂經典讀物,閉眼凝神。據說這樣做不僅能要求孩子們保持良好的閱讀姿勢,還能讓浮躁的心靜下來,這一環節被黃勇稱作“止境”。“經過這三年的積累,班上的孩子基本都能熟讀或背誦3萬字以上的國學經典,並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。”
  實踐國學 充實每個人的聚寶盆
  在推廣中心另一位負責人龍濤看來,真正的德育教育,不僅停留在誦讀經典,還應讓孩子在生活中力行《弟子規》,扎根孝父母、敬師長、愛同學的為人根本,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。
  在每周日的經典學習班上,龍濤長期負責德育故事的講解:孟母三遷、蘆衣順母、鹿乳奉親……在這樣的過程中,他目睹了孩子們的改變。“經歷長期的浸潤,逐漸涵養了孩子厚德載物的品行。而生活中實際的引導勞作,則能夠幫助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。”據介紹,推廣中心的多名孩子在2012年成都市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比賽、新都區諭亭小學、新都區三元外國語學校的國學經典誦讀比賽中多次取得好成績。
  “娃娃在國學的熏陶下,在德行、智慧、甚至體格上全面提升,他懂得感恩父母,開始愛上讀書學習,我感到非常欣慰!”9歲鞠依諾的媽媽告訴記者,知道自己喜歡吃甜食,孩子把在學校別人送的、老師發的甜食帶回家給她吃。“雖然只是一些小東西,但他能夠想到我,令我非常感動。”書香成都記者 楊曉蓓  (原標題:傳統經典構築的“聚寶盆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u97zugx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